乔冠华与章含之股票配资专业,这对曾在中国外交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的夫妻,一位是杰出的外交家,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,另一位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,也是一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英文老师。两人的相识、相知、相爱,贯穿了中国外交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,充满了动人的故事。
毛泽东的英文老师
章含之与毛主席的相识,起初源于她的父亲——章士钊。章含之于1935年出生在北平,但大部分童年时光都在上海度过。她的父亲章士钊,青年时期曾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情谊。毛泽东早年曾筹措赴法勤工俭学的经费,因资金紧张,向章士钊求助,而章士钊凭借在上海的人脉,成功为毛泽东筹集了所需的资金。毛泽东一直铭记这一点,二人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关系。
展开剩余86%1937年七七事变后,章士钊坚决抵抗日本侵略,宁死不屈,不屑与敌人妥协。直至1945年才回到上海,而那时章含之还在中学就读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后,章士钊一家得到了陈毅的保护,章含之对于解放军的尊敬与崇拜也深深植根心中。章含之回忆,解放军战士给她上了一课,让她学会了如何真正理解国家和家国情怀。
新中国成立后,章含之和母亲一同迁往北京,初到北京的她有些不习惯,但在父亲的引导下,她逐渐融入了北京的生活,并表现出了出色的学习成绩,最终顺利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,这令章士钊感到无比骄傲。
走进毛主席的课堂
1961年,毛主席与章士钊一同进餐时,偶然得知章含之不仅学历高,而且精通英语。毛主席因自己英语一直未能流利,便提出让章含之成为他的英文老师。章含之起初觉得这似乎是毛主席的玩笑话,但在章士钊的建议下,她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。从1963年末开始,章含之便开始每天下午为毛主席讲英语课,毛主席非常认真,每次学习结束后都会散步或和她交谈,甚至邀请她共进晚餐。
毛主席对她表现出的关怀与温暖,让章含之深受感动。毛主席也在不经意间开导她,特别是在章含之因婚姻问题而情绪低落时,毛主席的叮嘱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和亲情。毛主席的教诲,也让章含之开始重新理解父亲的一生与坚持。
乔冠华的出现
1971年,乔冠华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了联合国大会。在一次会议中,章含之因工作忙碌晚到,默默坐在门外等候,直到乔冠华开场并点名时,她才轻轻伸出脑袋。乔冠华对她印象深刻,两人因此有了首次交流,尽管最初的印象并不和谐。乔冠华因为章含之未能把父亲的书赠送给他而感到有些不悦,二人的关系一度变得紧张。
然而,在随后的外交活动中,章含之对乔冠华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。在一次巴基斯坦的访问中,章含之看到乔冠华在回忆往事,神情显得有些孤独和忧伤,这令她感到一种共鸣。之后,乔冠华送给她一朵花,这个简单的举动竟触动了章含之的心,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关系。
婚姻的转折与开始
随着时间的推移,乔冠华与章含之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在一次与毛主席的交流中,毛主席知晓了章含之的婚姻困境,并以父亲般的语气劝解她。乔冠华则始终关注着章含之的生活,并在多次电话沟通中展现了自己真挚的情感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相知相爱,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。
1973年12月11日,章含之与乔冠华在亲友的见证下结婚,婚礼成了外交界的热议话题。婚后,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幸福的时光。章士钊虽未能出席婚礼,但在生前给了他们一份特别的祝福——一万元的定期存折,这成了乔冠华与章含之婚姻生活的一部分祝福。
不幸的告别
然而,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。1982年,乔冠华的健康出现了问题,被诊断为肺癌。尽管经过治疗有所缓解,但最终在1983年8月,乔冠华的病情恶化,生命走到了尽头。章含之在丈夫的病榻前守候,直到最后一刻。乔冠华的去世,给章含之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痛苦,她说:“我什么都不要,只要你。”
乔冠华的葬礼简朴而低调,章含之尊重丈夫的意愿,没有举行公开的告别仪式。她的心中,乔冠华不仅是丈夫,更是她的依靠和支撑。
永恒的爱与记忆
乔冠华去世后,章含之虽经历了失落与痛苦,但她始终铭记与乔冠华度过的美好时光。多年后,当有人提起乔冠华时,她总是情不自禁,泪如泉涌,心中那份无法替代的情感,依旧深藏于心。她的一生,因这段深刻的爱情而更加完整和动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领先配资排行_十大配资平台_十大可靠的配资公司观点